这些年,政策越来越好。
游客在上海外滩欣赏浦东陆家嘴景色(2019年8月2日摄)。今年3月16日,武汉举行的第二届长江科技创新要素大会在发布了300余项先进技术成果的同时,鄂湘赣三省科技部门还共同启动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共创云和三省大学科技园联盟。
看西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兴盛……沿江省市联动发展,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护山、丰草、清湖,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2015年至2022年,长江经济带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提升到2.52%,一批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加快形成。看东部,长三角一体化腾飞。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关系,绿水青山迸发出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看中部,长江中游城市群崛起。向东远眺,长三角城市群产、学、研正在深度融合。时隔一年,光谷为作出更大贡献都付出了哪些努力?这一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深入推进。
专家们认为,探索和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是必不可少的基本保障。他建议,推动光电子信息与汽车产业融合发展,委托光电子信息、汽车两大国家级集群促进组织,共同承担武汉市车光融合产业集群规划,加快构建以光谷为创新引擎,武汉各区相互赋能、分工协作、融合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格局,共同打造世界级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只有尽早地加入发展未来产业的这场拓荒游戏,才有可能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才不会被轻易判出局。这种背景之下,总书记的期许更显指引性——要加强技术研发攻关,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延伸创新链、完善产业链,为推动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其中,第一个便是光电子信息产业。如果说,加快科技自立自强解决的是世界有,而中国没有的问题。
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华工科技信息激光产业基地、华工正源总部基地等光项目、长江存储器基地等芯项目、华星光电t5等屏项目、小米总部二期等端项目……一批光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项目相继投产使用,全球顶尖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正加速打造。光谷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荣凯认为,这个创新产业集群必须是拥有万亿规模、千亿龙头、自主可控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帝尔激光、逸飞激光、安扬激光、航天三江激光院相继启动建设新项目,产业规模不断增大。
上市(过会)企业62家,占全省1/3强,上市公司总市值达5000亿元。奕斯伟项目、长飞半导体项目落户光谷科学岛,推动成立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基金和化合物半导体创新研究院,加快建设九峰山科技园孵化加速基地。纵观国内,安徽加快推进科大硅谷建设、上海张江科学城不断迭代升级、北京中关村进入创业孵化4.0时代。独树一帜是荣誉但更是催人奋进的冲锋号辉煌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只有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张感不断奋楫争先、用力奔跑光谷的这束光才能冲向世界、闪耀全球。
要加强技术研发攻关,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延伸创新链、完善产业链,为推动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创新,给湖北带来更大信心。
通俗点来说就是,在光谷方圆百里内,不仅可以找到供应商,还能找到客户,如此高的产业聚集度本身就将是巨大优势。一盘更大的棋,正在落子布局。
实现完全国产,靠的是华工科技今年3月刚刚开发完成的操作系统。在光谷带动下,跨越武汉、鄂州、黄石、黄冈等地的光谷科创大走廊上,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逼近8000亿元,加速冲刺万亿级规模。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万亿规模解决的是产业‘强而不大的问题,没有万亿规模,产业集群则会缺乏影响力和带动性,没有千亿龙头企业的引领,也很难形成万亿规模,而自主可控则是解决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只有不会被随意地‘卡脖子,产业才能安全发展、持续发展。光谷,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近日,长江云新闻记者在华工科技探访时,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自豪地向记者举了个例子:我们完全国产化的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目前的市场销售量排全球第一。在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光看来,打造和壮大新型、完善的创新产业集群是一个重要抓手。
……截至上个月,光谷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9.1万户,企业总量突破12.7万户。绿色激光产业蓬勃发展。
赵荣凯还表示,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基石,走在未来产业前沿的融合式发展是光谷乃至湖北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实现突围的有效途径。围绕勇担高水平自立自强使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光谷的发展目标,曾照亮中国光谷的这束光,在独树一帜的现有基础上,看到了更多独领风骚独占鳌头的可能。
数字经济产业建圈强链。今天的光谷区域,集聚4名诺奖得主,74名中外院士,3447名3551光谷人才……人才的集聚之下,再通过高效推进有组织创新、大力支持非共识创新、激励高水平创业,催生出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孕育出新的大型科创企业,引领新的产业发展,在国际竞争中形成新优势。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在光电子信息各细分新赛道上,长三角、珠三角等多地与湖北站上同一起跑线,同步开跑,甚至发力更劲。创新活力持续迸发,越来越多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引领着光谷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另一份同样年初发布的《湖北省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让以光电子信息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目标具象——到2024年,产业规模力争突破万亿元,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全国独树一帜的领先地位。
那么,面向未来,超前谋划,走在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沿,便是解决中国没有,而世界也没有的问题。当前,光电子信息产业已进入蓬勃发展和交叉融合创新期,将量子信息、脑科学、新一代人工智能以及元宇宙等新兴产业与光电子技术结合起来发展,可大大发挥乘积效应。
重大项目建设支撑有力。因为光谷深知,独树一帜是总书记对光谷的肯定,但在这之上,也意味着光谷的光电子信息产业还有更多向上的空间,比如独领风骚独占鳌头。
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的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增至5个,位于国家前列。去年,光谷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预计超过900亿元,占GDP比重33.8%,占武汉市的比重超过50%,数字经济正成为光谷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一座举全省之力、跨行政区域打造的武汉新城,正破土而出。以武汉为例,目前有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集群两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市场规模效应、经济集聚效应明显专家们认为,探索和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是必不可少的基本保障。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
这种背景之下,总书记的期许更显指引性——要加强技术研发攻关,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延伸创新链、完善产业链,为推动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道对此也有类似的看法——让应用极其广泛的光电子产业为区域重点产业赋能。
要加强技术研发攻关,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延伸创新链、完善产业链,为推动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围绕勇担高水平自立自强使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光谷的发展目标,曾照亮中国光谷的这束光,在独树一帜的现有基础上,看到了更多独领风骚独占鳌头的可能。
2022年这里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3937件,占武汉59%。新兴产业具有浓厚的原创性和强力的引领性,要在二者结合的领域强化原始创新,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并面向全球市场参与竞争。
© 1996 - 2019 独得之见网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春水坊